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枇杷生产的产地环境、园地规划与建园、苗木培育、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及周边地区枇杷的标准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qua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457—2024枇杷生产技术规程》是深圳市发布的关于枇杷种植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在选址与建园部分明确要求,枇杷园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土壤pH值应在5.5至6.5之间,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枇杷树根系健康发育,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
其次,在品种选择上,推荐使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高的优良品种。例如,“解放钟”、“早钟六号”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适合深圳地区栽培的优质品种。这些品种不仅果实品质好,而且产量稳定,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幼苗定植环节,规定了株行距一般为3米×4米或4米×5米,每亩种植约45-60株。同时强调了定植时间最好选在春季或秋季,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新梢萌发和生长。
在施肥管理方面,标准指出要实行平衡施肥原则,即氮磷钾比例大致为1:0.5:1。每年至少施用三次肥料,分别是在开花前、果实膨大期以及采果后。此外还提倡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并增强树体营养水平。
病虫害防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点之一。标准建议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黄板诱集等非化学手段为主,必要时可适量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最后,在采收阶段,明确规定果实成熟度达到8成以上即可开始采摘,但不得损伤果皮。采摘工具需清洁卫生,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机械损伤,确保果实新鲜完整地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以上就是对《DB4403T 457—2024枇杷生产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从事枇杷种植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