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菜用黄麻叶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菜用黄麻叶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Edible Jute Lea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456—2024《菜用黄麻叶生产技术规程》是深圳市发布的关于菜用黄麻叶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该标准规定了菜用黄麻叶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子质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包装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引用了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国家标准。
二、产地环境要求
菜用黄麻叶生产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2%、pH值6.0-7.5的地块。禁止在近五年内施用过长残留农药的地块种植。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种子处理:选用符合GB/T 18160规定的良种,播种前晒种2-3天,用清水浸种12小时。
2. 播种:春播时间为3月中下旬,秋播为9月上旬。每亩播种量为1.5-2kg,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
3. 田间管理:定苗后及时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湿润但不积水。生育期间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5-8kg。
四、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等。化学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五、采收与包装
采收期根据品种特性确定,一般在开花初期至盛花期采收。采收时保留基部2-3片叶,避免损伤植株。产品包装应清洁卫生,标识清晰,注明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
六、运输与贮藏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避免日晒雨淋。短期贮藏温度控制在10-15℃,相对湿度85%-90%,不宜超过7天。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的核心部分,各生产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确保菜用黄麻叶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