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建档案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安全管理制度、档案保护措施、信息安全管理、存储与备份管理以及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利用及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
Title:Safety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163-2024城建档案安全管理标准》是一部专门针对城市建筑工程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第五条明确要求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这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详细的档案接收、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有章可循。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安全责任人,负责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以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
第十二条强调了物理环境的安全保障措施。例如,档案库房应当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鼠等功能性设施。具体而言,库房门窗需采用坚固材质且安装报警装置;内部应配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备及通风系统;地面铺设防静电材料;墙壁厚度须达到规定标准等。此外,对于电子档案而言,还需配备专用服务器机房,保证其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
第二十条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建档案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因此,在进行数字化处理时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访问权限、加密传输通道、备份重要资料等内容。另外,还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第三十五条指出了应急处置机制的重要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等情况导致档案受损甚至丢失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首先要做的是保护现场防止进一步损失扩大;其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救修复工作;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寻求援助。
以上只是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实际上它涵盖了城建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并将其切实应用于实践当中,从而有效提升城建档案管理水平,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