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园杂草管控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茶园的杂草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ed Management in Tea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24—2024《茶园杂草管控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茶园杂草的防控工作,促进茶树健康生长。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茶园杂草调查与评估
该标准要求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的杂草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杂草种类、数量、分布及危害程度。通过评估确定杂草的危害等级,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特别强调对恶性杂草如空心莲子草、白茅等的关注,这类杂草不仅影响茶树生长,还可能传播病虫害。
2. 生物防治方法
提倡采用生物天敌控制杂草,如释放赤眼蜂、小花蝽等捕食性昆虫。同时鼓励种植绿肥植物形成生态屏障,抑制杂草滋生。生物防治的优势在于绿色环保,能有效避免化学药剂残留问题,有利于保持茶园生态平衡。
3. 化学防治原则
对于严重危害的杂草,允许使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但必须遵循最小剂量原则,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此外,施药时应避开雨季和茶叶采摘期,防止污染茶叶产品。
4. 物理防控措施
推荐采用机械除草机具清除杂草,尤其适合大面积茶园。同时可利用覆盖法,在茶行间铺设稻草、秸秆等有机物料,既能抑制杂草生长,又能改善土壤结构。冬季深翻也是有效的物理防控手段,可以破坏杂草根系,减少越冬基数。
5. 综合管理策略
建议将上述多种防控措施有机结合,构建综合管理体系。例如在春季采用人工拔除结合化学防治,在夏季以物理防控为主辅以生物干预。根据不同季节调整防控重点,确保全年持续有效地控制杂草危害。
6. 技术培训与指导
标准明确要求相关单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防控方案。特别强调要加强基层推广力度,让广大茶农掌握科学合理的杂草管理知识。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茶园杂草管控技术规程》从调查评估到具体实施,再到后期管理都提供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全省茶园管理水平,保障茶叶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