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rom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Z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19—2024《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是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监测点选择
标准中规定了监测点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基站覆盖范围、地形地貌及周围敏感目标等因素。具体来说,在距离天线水平方向半径5米以内不应设置监测点,并且监测点高度一般应在地面以上1.5米至2米之间。此外,当监测点附近存在其他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电磁辐射源时,需采取措施避免干扰。
监测频段与频率
本标准明确了监测频段为800MHz至6GHz,这是目前5G NR(New Radio)工作频段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个选定的监测点,要求对上述频段内的所有可用信道进行全面扫描监测。同时强调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确保仪器设备的工作频率准确无误,并定期校准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数据采集与处理
关于数据采集方面,标准指出每次监测至少需要连续记录30分钟以上的有效数据,并且每分钟记录一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如果发现异常波动,则需增加采样时间直至确认原因。另外,在数据分析阶段,所有原始数据都必须妥善保存至少两年时间以便后续核查使用。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执行现场监测任务前,相关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熟悉相关安全规程。进入可能存在较高电磁场强度区域之前,应佩戴个人剂量计等防护装置,并遵循“远离发射天线”原则尽量减少暴露时间。此外,还特别提醒不得擅自调整或修改任何正在运行中的通信设备参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且充分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希望这些解读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