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泗稻22号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泗稻22号在江苏省内的种植和推广。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Yield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Sidaoz 22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泗稻22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32/T 1070-2024)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为泗稻22号水稻品种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规程中强调了品种特性与适宜区域。泗稻22号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较高的产量潜力和较好的适应性,适合在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这一要求明确了该品种的推广范围,有助于合理布局种植结构。
在播种育秧环节,规程规定了适期播种的原则。根据气候条件,一般将播种期设定在5月中下旬,确保秧苗在适宜温度下生长。同时,每亩大田需培育壮秧约15至20盘,采用湿润育秧方式,控制床土厚度在2厘米左右。这些措施旨在保证秧苗健壮,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
关于田间管理,规程指出要实行浅水勤灌、适时晒田的灌溉制度。在分蘖期保持水层深度3-5厘米,促进分蘖发生;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及时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优化群体结构。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求合理施肥,基肥占总肥量的60%,追肥分两次施用,分别在返青后和拔节孕穗期进行。
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通过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等手段减少病源基数;在病虫害发生初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尤其要注意稻瘟病、纹枯病以及稻飞虱等主要病虫害的监控。
收获时机的选择同样重要。规程建议在90%以上的谷粒呈现黄色时开始收割,避免过早或过晚造成产量损失。机械化收获时应注意调整割台高度,降低损失率,并及时烘干入库,确保稻谷品质。
以上内容是规程的核心要点,对于指导农户实现泗稻22号的高产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可以有效提升种植效益,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