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龙安淮山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苗选择与处理、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龙安淮山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ng'an Huai Yam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GDVIA 067-2024《龙安淮山生产技术规程》中,有一处重要的更新是关于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种苗的选择、处理和种植密度有了更细致的规定。
以种苗繁育为例,新版标准明确指出,种苗应选择无病虫害、健壮且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的一年生或两年生地下块茎作为种源。在种苗处理上,需将种苗浸泡于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15至20分钟进行消毒,然后晾干待用。此外,种植密度也从原来的每亩3000株调整为3500株左右,旨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这种变化的实际应用方法如下:首先,在种苗选择阶段,种植者需要仔细检查种苗是否有机械损伤或者病斑,确保选用健康种苗。其次,在消毒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浸泡时间和浓度,避免过浓导致种苗受损,过淡则无法达到消毒效果。最后,在确定种植密度时,根据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适当调整间距,保证植株间空气流通,减少病害发生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有效提升龙安淮山的品质与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