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居民小区邻长制自治团队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管理要求及评价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实施邻长制的居民小区自治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Resident Neighborhood Leader Self-governance Teams in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居民小区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规范》(DB3211/T 1078-2024)是一项地方标准化文件,旨在通过建立邻长制自治模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指出邻长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良好、责任心强且热心公益事业等。这意味着邻长不仅是居民中的佼佼者,还必须能够代表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这为邻长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各项事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工作职责方面,邻长需负责收集并反馈居民的意见建议,协助解决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并参与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这些职责不仅涵盖了信息传递、问题处理和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而且强调了邻长作为桥梁纽带的作用。例如,当遇到居民间因停车或噪音等问题产生分歧时,邻长应及时介入调解,促进和谐共处。
再者,关于培训与考核机制,规定每年至少组织两次集中培训,内容涵盖沟通技巧、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建立绩效评价体系,采用居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邻长的表现进行评估。这种制度设计有助于确保邻长始终保持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履行其职责使命。
此外,还特别强调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微信小程序等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可以创建专门的应用程序让居民随时上报问题线索,方便邻长快速响应处理,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管理。
综上所述,《居民小区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规范》从选人用人到具体操作流程都做了详尽规划,力求构建起一个高效有序的基层治理体系,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