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果园障碍土壤改良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生态果园中障碍土壤的改良与质量提升。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bstacle Soil Improvement in Ecological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74-2024生态果园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生态果园中障碍土壤的科学改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关于土壤障碍类型识别
标准指出,首先需要对果园土壤障碍类型进行准确识别。主要包括酸化、盐渍化、板结以及养分失衡等几大类。对于酸化土壤,要求通过pH值检测来判断,当pH值低于5.5时即为酸化土壤;而对于盐渍化土壤,则需测定电导率(EC),当EC值超过4dS/m时认定为盐渍化土壤。这些基础数据的获取是后续改良工作的前提。
土壤改良措施的选择与实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障碍土壤,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例如,对于酸化土壤,推荐使用石灰质材料进行中和处理,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具体操作上,每亩地可施加约100公斤熟石灰,同时配合施用2吨以上的腐熟农家肥。此外,还建议种植绿肥作物如紫云英等,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绿色防控与持续监测
在改良过程中强调了绿色防控的重要性,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病虫害。同时,标准要求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定期采集土样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确保改良效果稳定持久。特别是在改良初期,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改良方案。
改良效果评估标准
最后,标准明确了改良效果评估的具体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土壤pH值恢复至适宜范围、土壤容重降低至1.2g/cm³以下、速效养分含量达到平衡状态等硬性指标。只有当上述所有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认定为成功完成土壤改良工作。
以上内容基于《DB32/T 1074-2024生态果园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规程》,从障碍识别到具体措施再到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析,希望能为广大果农提供实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