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Title:Monitoring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allistethus philadelphicus on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3/T 1054—2024 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重阳木锦斑蛾这一林业有害生物的技术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监测方法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监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包括设置诱捕器的位置、诱捕器的种类以及诱捕的时间段等。例如,在诱捕器的选择上,推荐使用黄板诱捕器,并且要定期更换诱捕器中的粘虫胶,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此外,还要求在每年的特定月份(如4月至9月)增加监测频率,以便及时发现重阳木锦斑蛾的活动情况。
二、防治措施
对于防治措施,标准提出了多种综合性的方法。其中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化学防治方面,建议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物理防治则主要是通过修剪受害枝条来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而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等进行控制。同时,还强调了科学用药的重要性,比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三、预警系统建立
为了更好地预防重阳木锦斑蛾的危害,标准还特别提到需要建立健全的预警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以及信息发布等多个环节。具体来说,就是各地林业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信息员负责采集相关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上传至省级或国家级数据库,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后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基层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四、培训与宣传
最后,标准也重视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及公众意识提升工作。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班,提高他们识别病虫害的能力;另一方面,则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科普活动,增强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以上便是对《DB3203/T 1054—2024 重阳木锦斑蛾的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中几个关键点的深入剖析。希望有助于读者理解并应用好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