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柴胡—玉米套作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及储运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柴胡—玉米套作的机械化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Chinese Herbs: Bupleurum-Corn Inter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BYY 0067-2024《中药材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柴胡—玉米套作》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柴胡与玉米套作模式的技术细节上有了更具体的规范。其中,关于播种时期的规定是新标准中的一个显著变化。旧版标准中对播种时间的要求较为宽泛,仅提出“春季播种”,而新版标准则明确规定了柴胡和玉米的具体播种时间。
以柴胡为例,新版标准指出,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这一时间段内气温逐渐回暖,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柴胡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同时,玉米的播种时间被设定为4月中下旬至5月初,确保两种作物在生长周期上有良好的衔接,避免相互竞争养分。
这种调整对于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首先,合理的播种时间能够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如温度和降水,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其次,通过错开播种期,可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压力,使每种作物都能获得足够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例如,在柴胡幼苗阶段,玉米尚未完全覆盖地面,提供了充足的阳光;而当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时,其高大的植株又为柴胡遮挡了部分强光,形成了互补的生态关系。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一条文,农业生产者需要密切关注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播种计划。此外,还应结合土壤检测结果,合理安排施肥方案,保障两种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内的营养需求。通过遵循新版标准中的这些具体指导,不仅可以提升药材的产量,还能改善其品质,从而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