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病死畜禽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的术语和定义、处理设施要求、操作流程、安全与卫生要求及记录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mless Treatment of Dead Livestock and Poultry by Biological Fermen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2005-2024《病死畜禽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过程,确保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病死畜禽的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这一条款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强调了在特定区域内的统一操作要求。
2. 术语和定义
- 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将病死畜禽及其相关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或其它可利用资源的过程。
- 堆肥化:一种常见的生物发酵方式,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
这些定义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3. 处理设施要求
- 处理设施应位于远离居民区、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并符合环境保护相关规定。
- 设施需具备良好的防渗漏措施,防止污染物渗入土壤或地下水。
这一点强调了选址与建设的重要性,以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 处理流程
- 收集:及时收集病死畜禽,避免长时间暴露导致疾病传播。
- 预处理:包括去除毛发、内脏等非发酵部分,并进行初步消毒。
- 发酵: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病死畜禽与辅料(如秸秆、木屑),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50%-60%),并定期翻堆以保证充分发酵。
- 成品处理:发酵完成后的产品需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为有机肥使用。
这一系列步骤构成了完整的处理链条,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5. 卫生防疫措施
-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服,做好个人卫生管理。
- 定期对处理场地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病原体扩散。
此条款突出了卫生防疫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6. 监测与记录
- 建立完善的台账制度,详细记录每次处理的数量、时间、方法等信息。
- 定期对处理后的产物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监测与记录是保证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也为日后追溯提供了依据。
7. 应急处置
- 制定应急预案,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减少损失。
- 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天气影响等因素导致的异常状况应对方案。
应急预案的制定体现了对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
综上所述,《病死畜禽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病死畜禽的处理流程,不仅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