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消防物联感知设备的配置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及场所中智慧消防物联感知设备的选型、设计、安装与验收。
Title:Configu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Fire IoT Sensing De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116T 058—2024《智慧消防物联感知设备配置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智慧消防物联感知设备的配置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智慧消防”、“物联感知设备”等关键术语。例如,“智慧消防”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火灾防控智能化管理的一种新型消防管理模式。“物联感知设备”则是指用于采集消防相关数据并上传至云平台的各类传感器或探测器。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系统架构与功能要求
标准规定了智慧消防系统的整体架构应包括前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中心层及应用服务层四个部分。其中,前端感知层需配备多种类型的物联感知设备如烟雾报警器、温度传感器等;网络传输层则要求支持有线与无线双模通信方式以确保数据稳定传输;数据中心层负责存储处理海量数据;而应用服务层面向用户提供可视化界面及智能分析报告等功能。此外还强调了系统应当具备实时监控、预警推送以及联动控制等多项核心功能。
设备选型与部署原则
在设备选择方面,标准提出了优先选用经过国家认证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并且要求所有接入系统的设备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规定。对于具体应用场景下的设备布置,则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布点密度,比如高风险区域可以适当增加探测装置的数量以提高监测精度。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鉴于智慧消防涉及到大量敏感信息,因此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性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求建立健全的数据加密机制来防止非法访问;另一方面也提出要采取措施保障个人隐私不被泄露,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需获得用户同意且不得超出必要范围。
维护保养指南
最后还给出了定期检查维护的具体步骤和周期,包括但不限于外观完整性测试、电气连接可靠性评估等内容,同时提醒操作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更换。
以上就是对DB 4116T 058—2024中几个重点条款所做的深入剖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地方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