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消防数据接入的基本要求、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接口规范及安全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智慧消防系统的数据接入与集成。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mart Fire Data Acc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116T 057—2024《智慧消防数据接入规范》是河南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智慧消防系统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等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智慧消防系统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数据采集
标准第5.1条明确规定,数据采集应覆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并要求各子系统应按照各自的技术标准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需采集火灾探测器状态、报警信号等信息,而消防给水系统则需要采集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这一规定确保了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支持。
二、数据传输
在数据传输方面,标准第5.2条指出,数据传输应采用加密传输的方式,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要求建立稳定可靠的通信链路,保障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数据中心。此外,还强调了冗余设计的重要性,即在主通信链路出现故障时,备用链路应能迅速接管,避免数据丢失或中断。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也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数据存储
关于数据存储,标准第5.3条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首先,数据应按时间顺序存储,并设置合理的存储周期,一般不少于一年,以便于历史数据分析和追溯。其次,数据存储应具备容灾备份功能,至少保存两份副本,且副本应存放在不同地理位置,以防止单点故障导致数据永久丢失。最后,还要求定期对存储介质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数据的长期可用性与完整性。
四、数据共享
标准第5.4条着重强调了数据共享机制的构建。一方面,要求建立健全的数据开放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必要的消防安全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明确了跨部门间的数据交换接口标准,促进公安、应急、住建等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形成多方协作的良好局面,共同提升社会整体消防安全水平。
五、数据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标准第5.5条规定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校验传感器精度,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影响数据真实性;开展经常性的数据清洗工作,剔除异常值或错误记录。只有经过严格把关的数据才能真正发挥价值,成为指导实际工作的有力工具。
六、安全防护
鉴于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标准特别关注了数据的安全防护问题。第5.6条要求采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安装以及定期漏洞扫描等手段。此外,还需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快速响应并妥善处置。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保护用户隐私及系统运行安全。
综上所述,《智慧消防数据接入规范》从多个维度对智慧消防领域的数据管理作出了详尽的规定,对于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和机构应当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条款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落实,从而构建起高效、可靠、安全的智慧消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