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放射治疗模拟定位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及安全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放射治疗模拟定位工作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diotherapy Simulation Positio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069—2024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放射治疗模拟定位工作的技术性标准,旨在规范和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度与安全性。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中明确了放射治疗模拟定位设备的基本要求。设备应具备高精度的定位系统,能够精确测量患者体位及肿瘤位置的变化。例如,第5.1条规定:“模拟定位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不应低于0.5毫米。”这意味着设备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精细的图像,以确保医生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能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
其次,关于患者准备的部分,标准强调了患者体位固定的重要性。第6.2条规定:“患者在接受模拟定位前应接受适当的体位训练,并使用合适的固定装置保持体位稳定。”这是因为患者的体位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靶区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增加正常组织受损的风险。
再者,在数据采集环节,标准对影像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第7.3条指出:“采集的影像应清晰显示解剖结构,且无明显伪影干扰。”高质量的影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勾画出肿瘤靶区以及周围危及器官的范围,为后续的剂量计算提供可靠依据。
最后,标准还关注了模拟定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第8.1条规定:“每次模拟定位后均需进行质量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校准、影像复核等。”通过定期的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保障整个放射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DB14T 3069—2024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技术规范》从设备配置到操作流程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提升我国放射治疗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相关工作,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切实保护患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