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安全抽样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抽样计划制定、抽样实施、样品运输与储存、信息记录与管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及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抽样的管理和实施。
Title:Food Safety Sampling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058—2024《食品安全抽样管理规范》是山西省针对食品安全领域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抽样的基本原则、组织与实施、样品的抽取、运输和保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为食品安全抽样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第4.1条 抽样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食品安全抽样应遵循随机性、代表性和可追溯性三大原则。其中,随机性要求在抽样过程中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干扰,确保样本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随机分布;代表性则强调所抽取的样品能够真实反映被检单位的整体质量状况;可追溯性是指抽样过程需记录完整信息,以便后续核查。这一条文为抽样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第6.1条 抽样人员资质
根据本标准第6.1条的规定,抽样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通过培训考核取得上岗资格。此外,抽样人员还应熟悉食品法律法规及检测技术要求。这一规定旨在保证抽样工作的专业水平,防止因人员素质不足导致的抽样偏差或错误。
第7.3条 样品封存
标准第7.3条规定,在完成样品抽取后,应对样品进行有效封存以防止污染或损坏。具体做法包括使用一次性封条对样品包装进行封闭,并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样单位共同签字确认。这一措施不仅有助于保障样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为后续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第8.2条 运输条件
关于样品运输,标准特别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对于需要冷藏或冷冻保存的样品,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运输,同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此外,还需确保运输工具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这些要求直接关系到样品质量是否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得到维持。
第9.1条 档案管理
最后,标准在第9.1条中提出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对每次抽样活动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归档保存,包括但不限于抽样计划、现场记录表、照片影像资料等。这样做不仅便于日后查阅,也能为监督抽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以上是对DB14/T 3058—2024中几个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抽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