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现浇砂基透水路面的设计、材料、施工、验收及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的现浇砂基透水路面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Cast-in-Place Sand-Based Permeable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现浇砂基透水路面应用技术规程》(DB42/T 2267-2024)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该标准对现浇砂基透水路面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
5.1.1 规定透水路面的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同时满足道路使用功能的需求。
解读:此条强调了设计的综合性原则。设计师需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确保透水路面在提升城市排水能力的同时,不影响交通功能和行人安全。
5.1.3 明确了透水路面结构层的厚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预期的交通荷载来确定。
解读: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如北方冬季寒冷可能需要更厚的结构层以防止冻融破坏。因此,设计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形式。
施工阶段
6.2.2 要求在铺设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和平整处理,并且基层表面应保持干燥清洁。
解读:良好的基层状态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的质量。如果基层存在杂物或潮湿情况,会影响粘结效果,导致路面使用寿命缩短。
6.3.1 指出砂基透水材料的拌合过程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混合均匀。
解读:正确的拌合比例和充分搅拌是保证材料性能的关键步骤。不恰当的操作可能导致材料强度不足或者渗透性下降等问题。
验收阶段
8.1.1 提出了竣工后的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压强度等指标。
解读:这些基本检查能够快速评估整个项目的完成度及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当所有检验结果都合格后才能视为工程达标。
以上只是部分内容摘录与分析,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参考完整版文件中的其他条款,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