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原原种田间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判定依据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田间质量检测和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Inspection of Potato Pre-basic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465-2024 马铃薯原原种田间检测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为规范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过程中田间检测工作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张家口市范围内马铃薯原原种的田间检测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对象,确保了检测工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二、术语和定义
1. 马铃薯原原种:指用于繁殖马铃薯原种的种子块茎。
2. 田间检测: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对田间种植的原原种进行的检查和检验活动。
三、检测内容与方法
1. 检测项目包括品种纯度、病害情况、虫害情况、杂草情况等。
- 品种纯度检测:通过观察植株形态特征、叶片形状、花色等进行初步判断,必要时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确认。
- 病害检测:定期巡视田间,记录发病部位、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并取样送检。
- 虫害检测:设置诱捕器监测害虫数量变化趋势,同时注意观察植株受害状况。
- 杂草检测:调查田间主要杂草种类及其分布密度。
四、检测时间和频率
1. 每个生长周期至少开展三次全面检测:
- 苗期(出苗后约一个月):重点检查幼苗是否符合目标品种特性;
- 开花初期(开花前一周左右):评估植株整体健康状态;
- 收获前(收获前两周):核实最终产量潜力并排查潜在风险因素。
五、结果判定标准
1. 品种纯度合格率需达到98%以上;
2. 病害发生面积不得超过总种植面积的5%;
3. 虫害危害指数低于2级;
4. 杂草覆盖率控制在3%以内。
六、档案管理要求
1. 每次检测均应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
2. 报告内容须包含检测日期、地点、人员、方法、结果以及处理建议等信息;
3. 档案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
以上便是对《DB1307T465-2024 马铃薯原原种田间检测技术规程》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阐述。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保障马铃薯原原种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