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术语和定义、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鲜食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rcropping of Sweet Corn and Soybean in Strip Patte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DB1307T453-2024)是一项针对河北省张家口市地方特色的农业种植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鲜食玉米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强调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品种。例如,鲜食玉米应选择生育期适中、果穗饱满、籽粒色泽鲜艳的产品型品种;而大豆则需选择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播种时要求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通常鲜食玉米行距为60至70厘米,大豆行距为30至40厘米,确保两者能够和谐共生。
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指出要合理施肥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追肥时应注意氮磷钾比例均衡,并适时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同时,要及时清除杂草,避免其与作物争光争肥。
病虫害防治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推荐采用物理机械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比如设置防虫网阻隔害虫侵入,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对于必须使用农药的情况,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控制用药量和次数,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
收获阶段,标准建议当鲜食玉米达到乳熟末期或蜡熟初期,大豆荚皮变黄且籽粒归圆时即可开始采收。收获后应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确保含水量降至安全标准以下再入库储存。
以上内容为该标准的核心要点,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鲜食玉米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