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牛玉米青贮型全混合日粮的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加工工艺及饲喂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肉牛养殖过程中玉米青贮型全混合日粮的配制与饲喂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mulation and Feeding of Corn Silage-based Total Mixed Ration for Beef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626—2024《肉牛玉米青贮型全混合日粮配制与饲喂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肉牛养殖中以玉米青贮为主要原料的全混合日粮(TMR)的科学配制和合理饲喂。以下从标准中的关键条文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配制原则
标准指出,全混合日粮的配制应遵循营养平衡、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及经济高效的原则。这要求在设计日粮配方时,不仅要满足肉牛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还需考虑饲料原料的物理特性,如颗粒大小、硬度等因素对采食量的影响。例如,玉米青贮作为主要原料,其品质直接影响日粮的整体营养价值,因此需确保青贮饲料无霉变、无异味,并且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宜范围(一般为60%-70%)。
原料选择与处理
关于原料的选择,标准强调优先选用优质玉米青贮作为基础原料,同时补充适量的精料补充料、豆粕或棉籽饼粕等蛋白质来源,以及必要的矿物质预混料。对于玉米青贮的具体处理方法,建议采用切短长度为2-3厘米的方式,既便于肉牛咀嚼又能提高消化吸收效率。此外,在添加其他辅料如稻草或麦秸时,应根据肉牛的实际体重和生产阶段调整比例,避免过量导致瘤胃酸中毒等问题。
日粮配方设计
日粮配方的设计是整个配制过程的核心环节。标准提供了基于不同体重阶段肉牛的日粮参考方案:初生至6月龄犊牛的日粮粗蛋白含量应达到18%-20%,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约为16%-18%;6月龄以上架子牛则可适当降低粗蛋白水平至14%-16%,同时增加能量供给,使粗纤维含量维持在14%-16%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肉牛年龄增长,其对钙磷比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推荐的比例为1:1到2:1范围内。
饲喂管理
饲喂管理方面,标准特别提到每日至少分两次投喂TMR,早晚各一次,间隔时间控制在10小时左右。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肉牛群体的平均体重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头每天约提供2.5-3.5公斤干物质。同时,为了促进瘤胃健康,应在饲喂过程中逐步过渡新旧日粮,避免突然更换造成应激反应。另外,饮水供应也非常重要,建议提供清洁充足的饮用水,并定期检查饮水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监测与评估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养殖户应当定期观察肉牛的精神状态、食欲变化以及排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日粮配方或采取相应措施。此外,通过记录体重增重数据可以有效判断日粮效果,进而优化后续配制策略。例如,如果发现某批次肉牛体重增长缓慢,则可能需要增加蛋白质或能量摄入;反之,若体重增长过快,则需适当减少精料比例以防过度肥育。
综上所述,《肉牛玉米青贮型全混合日粮配制与饲喂技术规范》不仅为肉牛养殖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而且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推动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