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杭白菊产品质量要求、检测方法、包装、标识、储存和运输要求以及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杭白菊种植、加工、流通及销售全产业链的质量控制与追溯管理。
Title: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raceability for Hangbai Chrysanthemum - Part 7: Product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raceabi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杭白菊作为浙江省桐乡市的特色农产品,其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的制定对提升产品品质、规范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在TZNZ 280.7-2024《杭白菊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 第7部分:产品质量要求及追溯》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值得关注,即关于杭白菊干品水分含量指标的调整。
旧版标准规定杭白菊干品的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而新版标准将其调整为不超过12%。这一调整看似细微,却对杭白菊的生产加工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降低水分含量有助于延长杭白菊的保质期。研究表明,杭白菊中的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物质,在高湿度环境下更容易发生氧化分解,从而影响产品的药用价值和口感风味。通过严格控制水分含量至12%以下,可以有效延缓这些变化的发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来看,达到如此低的水分含量需要改进干燥技术。企业应当采用更先进的烘干设备,并优化干燥曲线,确保每一朵杭白菊都能均匀受热,避免局部过干或未干的情况。同时,还需注意控制环境湿度,防止回潮现象的发生。
此外,对于企业而言,这一标准的变化也意味着质量管理流程需要相应升级。一方面要加强原料验收环节的水分检测力度;另一方面则要建立完善的出厂检验制度,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均符合新的水分含量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全程可控。
总之,《杭白菊全产业链标准综合体 第7部分》中关于水分含量指标的修订,不仅体现了行业对产品质量追求的不断深化,也为相关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企业应以此为契机,积极投入技术研发与管理创新,共同推动杭白菊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