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服务中评审专家电子签名的应用要求,包括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在开展评审活动时对评审专家电子签名的应用与管理。
Title:Electronic Signatur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Government Service Review Expe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2199-2024《政务服务 评审专家电子签名应用要求》是福建省地方标准,为规范政务服务领域中评审专家电子签名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电子签名”、“数字证书”等关键术语的概念。例如,“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这一定义确保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方对电子签名概念的一致理解,避免因误解导致的操作失误或纠纷。
应用环境
标准指出,电子签名的应用环境应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设备(如支持电子签名功能的终端设备)、软件系统(如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规定的电子签名服务平台)以及网络基础设施。这意味着任何想要实施电子签名技术的企业或机构都必须构建一个全面且安全的技术环境,这不仅保证了技术的正常运行,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安全性要求
在安全性方面,标准强调了电子签名过程中的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保护以及不可否认性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所有的电子签名活动都需要通过有效的身份认证机制来验证参与者的真实身份,并且在整个签名过程中,所有数据都应当受到加密处理以防止未授权访问。此外,一旦完成电子签名后,相关记录应该具备不可篡改性,确保一旦签署就无法被否认。
操作流程
标准还详细描述了电子签名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申请数字证书、安装使用电子签名工具、执行签名操作直至最终确认签名成功等步骤。这些步骤旨在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法律效力
最后,标准特别提到,按照本标准实施的电子签名具有与传统手写签名相同的法律效力。这一声明对于增强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度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企业和个人采用电子签名技术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以上是对DB35/T 2199-2024《政务服务 评审专家电子签名应用要求》部分内容的深入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