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构建的总体要求、架构设计、功能要求、数据要求、建设与运维以及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河湖智慧监管体系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Supervision System for Rivers and Lak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2192-2024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导则》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河湖智慧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了“河湖智慧监管”的概念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全面监控、分析及决策支持。这一定义强调了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以及监管工作的综合性。
其次,在“总体要求”章节里指出,河湖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并且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这意味着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确保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再者,“系统架构”部分描述了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服务层组成的四层架构模型。其中感知层负责采集数据信息;网络层提供稳定的数据传输通道;平台层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统一管理界面;而服务层面向用户提供多样化应用功能。这种分层设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扩展性。
此外,“数据管理”条款强调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要求建立完整准确的数据档案库,并定期开展质量检查工作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这对于后续分析预测及应急响应都至关重要。
最后,“运行维护”部分规定了日常巡检、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流程。建议采用专业团队负责系统的长期维护工作,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来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DB35/T 2192-2024河湖智慧监管体系构建导则》通过明确概念、提出原则、细化架构等方式为推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河湖健康状态的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