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的基本要求、工作流程、成果内容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县级行政区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审查工作。
Title:Regulation for the Compilation and Review of County-level Territorial Space Master Pla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审规程》(DB35/T 2191-2024)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标准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查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入解读。
一、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规程强调了“全域管控、分区引导、底线约束、弹性适应”的基本原则。这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仅要对整个县域范围进行全面的空间布局规划,还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同时,要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刚性控制线,并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二、规划内容体系
规程明确了规划内容应包括现状分析与评估、目标与战略、空间格局、专项规划协调、实施保障措施等五个主要部分。其中,现状分析与评估是基础,需全面掌握县内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城乡建设状况;目标与战略则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空间格局部分需要合理划分城镇开发边界、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构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结构;专项规划协调旨在确保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实施保障措施则是为了保证规划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包括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等方面。
三、规划编制程序
规程规定了规划编制的基本流程,包括前期准备、方案编制、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审批等环节。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规划符合当地实际并得到群众认可。此外,在专家评审阶段,应邀请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规划成果进行全面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四、规划成果形式
规程指出,规划成果应当以文本、图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呈现,并且所有数据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其中,文本部分应包含规划说明书、专题研究报告等内容;图件部分则需要涵盖现状分析图、规划总图、分区图等;数据库则用于存储各类基础数据信息,便于后期管理和更新维护。
五、规划审查要点
对于规划审查工作,规程提出了若干关键点:一是审查规划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二是检查规划内容是否完整全面,是否存在遗漏或矛盾之处;三是评估规划方案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四是核实规划成果的形式是否规范,数据来源是否可靠等。
以上是对《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审规程》(DB35/T 2191-2024)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