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浦北红椎菌促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林地选择与准备、促产措施、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浦北红椎菌的促产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moting Production of Rubus Red Fungi in Pub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07T 0005—2024《浦北红椎菌促产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发布的关于促进浦北红椎菌生产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从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红椎菌的促产技术进行了系统规定,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重点解读如下:
1. 环境要求:产地应选择在海拔300-600米之间的山区,土壤以砂壤土或壤土为佳,pH值4.5-5.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这些条件能够满足红椎菌生长所需的酸性环境和适宜温湿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2. 栽培管理: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红椎树作为培养基质,接种时要确保无菌操作。覆土厚度控制在5-8厘米,定期喷水保持湿润但不积水。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导致烂根现象发生。
3.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合理轮作倒茬减少病原积累。一旦发现病害迹象立即清除受害部位,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生物农药进行喷洒处理。对于虫害则可采用灯光诱捕等物理方法加以控制。
4. 收获与加工:当子实体完全展开且颜色变为深褐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需及时清洗干净并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2%,然后密封包装存放于阴凉干燥处。这样可以有效延长保存期限,保证产品品质稳定。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核心要点,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