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西瓜全产业链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种苗生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设施西瓜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ull-industry Chain Management of Facility Grown Water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蔬菜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 西瓜》(DB3707/T 110-2024)为山东省潍坊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西瓜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温汤浸种时水温应控制在50-55℃,并持续10分钟,以杀灭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原菌;药剂拌种则推荐使用福美双或甲霜灵等杀菌剂,确保种子健康无病害。
二、土壤准备与施肥
土壤深耕翻晒是基础工作,要求耕作深度达到30厘米以上,并结合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地建议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同时配合氮磷钾复合肥40-60公斤。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阶段合理安排,苗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叶片发育,开花结果期则增加磷钾肥比例,提高果实品质。
三、田间管理
定植密度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标准规定每亩栽植密度为1800-2200株。定植后要及时搭建支架引导藤蔓攀爬,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水分管理上要遵循“干湿交替”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灌溉方式提倡采用滴灌技术,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四、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物理措施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成虫等可有效降低虫口基数;生物防治可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时必须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操作,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药剂,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五、采收与贮藏
适时采收是保证西瓜风味的重要环节。一般而言,当果实表面花纹清晰、果柄茸毛脱落且手感沉重时即可采摘。采收后应及时运往冷藏库预冷至10℃左右,随后转入恒温库(1-4℃)长期保存。期间要注意定期检查果实状态,防止出现腐烂变质现象。
六、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要求建立健全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每个生产批次都要记录详细的档案信息,涵盖产地环境监测数据、投入品使用情况以及检测报告等内容。此外还应配备相应的快速检测设备,在销售前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设施蔬菜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 西瓜》不仅涵盖了西瓜生产的各个环节,而且特别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这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