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养鸡场有机肥还田的技术要求、施用方法、质量控制及环境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规模化养鸡场产生的有机肥在农田中的科学施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Returning Organic Fertilizer from Large-scale Chicken Farms to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6T 98—2024规模化养鸡场有机肥还田技术指南》是山东省烟台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规模化养鸡场有机肥的生产、处理及还田利用过程,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土壤肥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制作有机肥料的原料必须来源于规模化养鸡场产生的鸡粪,并要求在使用前对原料进行充分发酵和无害化处理。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未经处理的鸡粪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直接施用到农田会威胁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预处理过程中需确保温度达到55℃以上持续至少3天,以有效杀灭病原体。
2. 有机肥质量控制
对于最终生产的有机肥产品,标准设定了严格的理化指标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总养分含量(氮磷钾)、水分含量、pH值等参数。例如,规定总养分含量不得低于5%,水分含量应控制在30%-40%之间,pH值应在6.5-8.5范围内。这些具体数值的设定基于科学研究结果,既能保证肥料效果又能避免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
3. 还田方式与用量建议
在实际应用环节,标准强调了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首先提倡采用机械深翻结合撒施的方式将有机肥均匀分布于耕层中,这样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少挥发损失。其次,根据不同作物种类及其生长阶段确定适宜的施用量,比如蔬菜类作物每亩推荐施用量为2-3吨/年,而果树则可适当增加至3-5吨/年。此外,还特别提到首次施用时应先做小面积试验观察作物反应,待确认安全后再全面推广。
4. 环境影响评估与监测
为了保障整个还田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标准还提出了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要求。其中包括定期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地下水硝酸盐浓度以及空气中氨气释放量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调整施肥策略或采取补救措施。同时鼓励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和物联网设备来实现精准监控。
综上所述,《DB3706T 98—2024规模化养鸡场有机肥还田技术指南》从原料选择到成品生产和最终施用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导,不仅有助于提升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也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