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息半夏种茎工厂化繁育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种茎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河南地区息半夏种茎的工厂化繁育及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based Propagation of Xibanyxia Corms in Hena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TCMA 061-2022与THTCMA 061-2018对比分析——息半夏种茎工厂化繁育中关键温度控制的变化》
在河南道地药材息半夏种茎工厂化繁育技术规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对比新旧两个版本的标准,我们可以发现2022版对温度控制的要求更加细化和科学。
旧版标准THTCMA 061-2018中规定,种茎的催芽阶段需要保持温度在15℃至25℃之间,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温湿度调控方案。这种表述较为笼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导致种茎催芽效果不稳定。
新版标准THTCMA 061-2022则明确指出,种茎催芽初期应将温度设定为18℃至20℃,相对湿度维持在80%至90%,以促进种茎表面水分吸收;进入中期后,温度逐步提升至22℃至24℃,相对湿度调整至70%至80%,以利于种芽萌发;后期温度进一步提高到25℃至28℃,相对湿度降至60%至70%,促使种芽快速生长。
这一变化充分考虑了息半夏种茎从休眠状态到萌发再到旺盛生长的生理变化规律,使温度控制更加符合种茎生长的实际需求。例如,在催芽初期保持较低温度和较高湿度,可以有效避免种茎因失水过多而导致活力下降;而在后期适当提高温度并降低湿度,则能防止种芽徒长,确保种茎健康发育。
以某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例,该基地严格按照2022版标准实施息半夏种茎工厂化繁育。他们采用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期的温度要求自动调节加热和通风设备。结果显示,采用新版标准后,种茎出芽率提高了15%,种芽整齐度显著增强,最终产量提升了20%以上。
因此,新版标准中关于温度控制的改进措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它不仅提高了息半夏种茎工厂化繁育的成功率,还为其他中药材种茎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