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中稻-再生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of Mid-season Rice - Ratoon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618-2024《中稻-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起草并发布的,该标准旨在规范中稻-再生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流程,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播种与育秧
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期,通常在春季气温稳定回升时开始播种。
2. 种子处理:要求使用经过精选和消毒处理的优质种子,以确保出苗整齐且健康。
3. 育秧方式:推荐采用工厂化育秧或大田育秧方式,其中工厂化育秧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机械插秧
1. 插秧机选择:选用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和种植模式的高速插秧机。
2. 插秧密度:建议每穴栽植2-3株秧苗,行距为30厘米左右,以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3. 插秧深度:插秧深度应控制在2厘米左右,过深会影响根系发育,过浅则容易倒伏。
灌溉管理
1. 灌溉系统:建立完善的灌溉设施,如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2. 水分管理:在分蘖期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抽穗扬花期需保持湿润状态;成熟期则适当控水,促进稻谷成熟。
施肥技术
1. 基肥施用: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70%,主要为有机肥和复合肥。
2. 追肥时机:分蘖期和拔节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分别施用速效氮肥,促进分蘖和茎秆生长。
3. 肥料种类:提倡使用缓释肥,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病虫害防治
1. 预测预报: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
2. 综合防治: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控,优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收获与干燥
1. 收获时间:当稻谷含水量降至14%以下时即可进行机械收割。
2. 收获方式:使用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性收获,减少损失。
3. 干燥处理:收获后的稻谷应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可采用自然晾晒或机械烘干,确保储藏品质。
以上内容是对DB50/T 1618-2024标准中部分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希望对从事中稻-再生稻生产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