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查内容与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成果编制。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622-2024《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规范》是重庆市地方标准,用于指导采煤沉陷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因煤炭开采导致的地表下沉区域的地质环境调查和评价活动。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行业背景。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4158、DZ/T 0261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具体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基础支持,确保了调查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术语和定义
标准给出了“采煤沉陷区”、“地面塌陷”等核心术语的定义。例如,“采煤沉陷区”是指由于地下采矿活动引起的地表沉降或塌陷所形成的特定区域。准确理解这些术语对于正确开展调查评价至关重要。
调查内容与方法
标准规定了详细的调查内容包括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征等,并推荐了多种调查手段如遥感解译、钻探取样、物探等。特别强调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影响两大类指标。自然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土地损毁程度、水资源破坏情况;社会经济影响则涉及居民迁移安置成本及农业生产损失评估。每个指标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分配。
结果表达
要求最终形成的报告应包含调查概况、数据统计分析、存在问题以及建议措施等内容。此外还特别指出报告需附带必要的图表资料以便于理解和参考。
以上是对DB50/T 1622-2024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