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草地贪夜蛾监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Title:Corn Fall Armyworm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草地贪夜蛾监测技术规程》(DB5304T 086—2024)是云南省玉溪市发布的关于草地贪夜蛾监测的重要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范围与布点
根据规程要求,监测范围应覆盖所有种植玉米的区域,并且在每个乡镇至少设立一个固定监测点。这些监测点需要选择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且远离干扰源的地方。这样的设置能够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后续的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2. 诱捕器的选择与使用
规程推荐使用性诱剂诱捕器作为主要监测工具。诱捕器应悬挂在离地面约1.5米的高度,并定期检查捕捉到的害虫数量。此外,还建议每隔两周更换一次诱芯以保持其有效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诱捕器布局和维护,可以有效提高监测效率。
3. 调查频率与记录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并详细记录每次发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或成虫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增殖现象,则需立即增加调查频次并上报相关部门。这种动态跟踪机制有助于及时掌握虫情变化趋势,从而采取针对性强的防治策略。
4. 预警信息发布
当监测数据显示某区域内草地贪夜蛾密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户做好预防工作。预警信息可以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传递给受影响地区的农民群体,帮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以上几点是从规程中提炼出的核心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法,对于保障当地玉米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农业工作者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与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