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菜工厂化育苗的场地要求、育苗设施与设备、基质配制、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苗标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市范围内白菜工厂化育苗的生产和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ok Choy Production in Yuxi - Part 1: Factory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溪市白菜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白菜工厂化育苗于2024年发布,为白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标准化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规定了育苗室的环境控制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例如,育苗期间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0℃至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相对湿度需维持在70%到80%,以确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最佳环境。此外,人工补光时,光照强度不应低于20000勒克斯,并且要保证每天至少12小时的光照时间。
二、基质选择与处理
基质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白菜幼苗的质量。标准推荐使用经过消毒处理的草炭土、珍珠岩混合基质,比例通常为2:1。在使用前需要对基质进行蒸汽或化学药剂消毒,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和害虫。同时,基质的pH值应调整至6.0-7.0之间,以满足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需求。
三、播种管理
根据标准,每穴播种量为2-3粒种子,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播种后立即浇透水,并覆盖无纺布保温保湿。当幼苗出土率达到80%左右时,及时揭去覆盖物,防止徒长。如果发现有重播现象,则需尽早间苗,保留健壮的单株。
四、苗期管理
在苗期阶段,除了继续关注温湿度外,还需注意通风换气以及肥水管理。标准建议每隔7天喷施一次稀释后的液体肥料,浓度控制在0.2%-0.3%之间。另外,在幼苗长出第一片真叶之后可以开始控水锻炼,逐步减少浇水频率直至定植前一周停止灌溉。
五、病虫害防治
为了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清洁育苗场地,避免积水;合理安排轮作制度;选用抗病品种等。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者化学方法进行综合治理,但要注意避免过量用药造成残留超标问题。
六、定植准备
当白菜幼苗达到4-5片真叶时即可准备定植。此时应对幼苗进行全面检查,剔除弱苗、病苗。同时按照计划准备好移植土壤,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整地施肥等工作。移植过程中要小心操作,尽量减少对根系的损伤。
以上就是对DB5304T 083.1—2024玉溪市白菜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白菜工厂化育苗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从而提高白菜种植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