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内容要求、成果要求及审查与报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unicipal and County-level Mineral Resources Master Pla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711—2024 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该标准明确要求规划范围应涵盖市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全部矿产资源分布区,不得遗漏。规划期限一般为五年,并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规划覆盖全面且具有连贯性。
二、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
规程强调要系统收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基础数据。特别指出要利用最新遥感影像资料,建立数字化的矿产资源数据库。这有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矿产资源现状评价
在矿产资源现状评价部分,规程要求对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开发利用水平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提出要分析矿山企业\"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达标情况。这对于摸清家底、合理制定规划至关重要。
四、规划目标设定
规程明确了规划目标应包括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等方面内容。要求到规划期末,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一定标准,同时矿山\"三率\"指标总体水平要有明显提升。这些具体量化目标为规划实施提供了明确方向。
五、分区规划与布局
根据资源禀赋和开发现状,规程要求划分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特别强调要在重点开发区优先安排大型矿业项目,在限制开发区严格控制新设采矿权。这种分区管理思路有利于统筹协调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
六、保障措施
规程还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将规划实施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机制。这是确保规划落地见效的关键环节。
总之,该标准为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指导,对于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