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蝴蝶兰盆花温室催花的技术要求、环境控制、催花管理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蝴蝶兰盆花的温室催花生产及相关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Flower Induction of Phalaenopsis Pot Flow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679—2024 蝴蝶兰盆花温室催花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蝴蝶兰催花技术的规范性文件。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规程进行解读。
一、种苗选择与处理
规程指出种苗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种苗。种苗在催花前需经过7-10天的适应期,期间保持温度18-25℃,相对湿度60%-80%。这一要求旨在让种苗适应温室环境,提高后续催花的成功率。
二、催花前准备
温室需提前15-20天进行消毒处理,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次氯酸钠喷洒。土壤基质应选用透气性好、保水性强的材料,如树皮、椰糠等,并在使用前进行高温蒸汽消毒。这是为了防止病原菌滋生,确保种苗健康生长。
三、催花管理
催花期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昼夜温差保持在5-8℃。光照强度维持在10000-15000勒克斯,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10小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每周喷施一次稀释1000倍的复合肥液。这些措施能够模拟蝴蝶兰自然开花的环境条件,促进花芽分化和发育。
四、病虫害防治
规程强调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推荐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生物防治可使用捕食螨、草蛉等天敌昆虫,化学药剂则要严格控制用量和频次,避免药物残留。
五、采收与包装
当花朵开放至适宜程度时即可采收。采收后需将植株放置在阴凉通风处2-3天,然后进行分级包装。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好的纸箱或塑料筐,内衬吸水性良好的材料,以保护花朵不受损伤。
六、注意事项
规程特别提醒,在整个催花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调整温室内的温湿度条件。同时要做好生产记录,包括种苗来源、催花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病虫害发生情况等,以便日后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是对《DB23/T 3679—2024 蝴蝶兰盆花温室催花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