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灾现场照相所使用的器材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及选用原则。本文件适用于消防救援机构进行火灾事故调查时的现场照相工作,其他相关单位可参照执行。
Title:Fire Scene Photography - Part 1: Photographic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C8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273.1-2024《火灾现场照相 第1部分:照相器材》是云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火灾现场照相中使用的照相器材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火灾现场照相所使用的各种照相器材,包括但不限于数码相机、胶片相机及其配件。这确保了所有用于记录火灾现场的设备都能满足专业需求。
2. 基本性能
- 分辨率:要求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不低于800万像素,以保证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保留能力。
- 感光度:最低ISO值应达到400,以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良好的照片质量。
- 白平衡调节:具备自动与手动两种模式切换功能,适应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使用场景。
3. 环境适应性
器材需能在-10℃至+50℃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且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等级(IP54),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
检验方法
1. 外观检查
使用目视法观察器材表面是否有划痕、裂纹等缺陷,同时确认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2. 功能测试
对于电子设备,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比如快门速度、曝光补偿等功能的实际表现。
3. 环境试验
将器材置于指定温湿度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后取出,检查其能否继续正常使用,以此评估产品的耐候性能。
检验规则
1. 抽样方案
生产批次中的产品按照GB/T 2828.1的规定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测,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2. 判定准则
若发现任何一项不合格项,则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只有当所有项目均合格时,才能认定为合格产品。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 标志
每件器材上都应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制造商信息等内容,便于用户识别和追溯。
2. 包装
包装材料需选用防震、防潮材质,内部填充物应均匀分布以保护器材免受损伤。
3.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因不当搬运造成器材损坏。
4. 贮存
应将器材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热源及腐蚀性物质,同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火灾现场照相 第1部分:照相器材》标准从技术指标到使用规范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旨在提高火灾现场摄影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后续调查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资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