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公路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扩建及运营期公路项目的绿色评价。
Title:Green Highway Evalu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3044-2024绿色公路评价指南》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推动公路建设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绿色设计
标准中明确要求在公路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合理选线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规定新建公路应尽量避开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等敏感区域,并且在穿越城市区域时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相协调。此外还强调要优化路线布局,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比如设置生态隔离带、保护沿线植被等措施来降低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二、材料使用
关于建筑材料的选择,《指南》提倡优先选用可再生资源以及本地化生产的建材,这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运输成本还能减少碳排放量。同时对于沥青混合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等常用材料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要求,如规定沥青路面应使用温拌或冷拌工艺生产,以降低加热温度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水泥混凝土则要求掺加粉煤灰或矿渣粉作为掺合料,提高其耐久性和环保性能。
三、施工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同样受到重视。标准指出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特别提到施工现场应采取围挡封闭作业、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地面等手段控制扬尘污染;并且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时间,避免噪声扰民。另外还鼓励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的设备替代传统人工操作方式,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资源浪费。
四、运营维护
进入运营阶段后,仍需持续关注公路设施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一方面要加强日常巡查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修复损坏部位防止安全隐患扩大;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养护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比如推广使用透水铺装技术改善排水条件,或者安装太阳能路灯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此外,还建议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全生命周期内的数据资料,便于后续评估分析以及经验总结。
综上所述,《DB11T 3044-2024绿色公路评价指南》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了绿色公路建设的相关内容,旨在通过全过程控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各相关单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操作,共同推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