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水果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管理、采收与贮运、记录与追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水果的种植、采收、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in Frui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85-2024《水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规范》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水果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水果的种植、采收、包装、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解释基础。
3. 产地环境要求:规定了果园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区、垃圾场等,并且土壤、灌溉水的质量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这一条旨在从源头上保证水果的安全性。
4. 投入品管理:
- 肥料使用:提倡施用有机肥,限制化学肥料用量,确保肥料种类和数量符合农业部的规定。
- 农药使用:严格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荐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依赖。同时,要求建立完整的农药购买、使用记录,以便追溯来源和效果。
5. 栽培管理:
- 强调合理密植、修剪整形等科学管理措施,以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
- 对于病虫害防治,鼓励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和生物制剂代替传统化学药剂处理方式。
6. 采收与分级:明确规定了不同种类水果的最佳采收期及其相应的成熟度指标。此外,还对果实大小、色泽、形状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分级标准,便于市场销售时保持一致性和消费者满意度。
7. 包装标识:要求所有上市销售的水果都必须标明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信息等内容,并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8. 储存与运输:建议采用低温冷藏或气调保鲜技术延长保质期;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挤压碰撞,避免二次污染。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水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规范》涵盖了水果生产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针,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遵循此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北京市水果产业的整体水平,保障公众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