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报告及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Fire Safety of Social Units - DB11T 227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8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79-2024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范》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为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评估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3.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评估应包括制度的完整性、适用性和执行情况等内容。这要求评估人员不仅要检查单位是否建立了完整的消防管理制度,还要考察这些制度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在日常运营中得到了有效执行。例如,单位是否有明确的防火巡查和检查制度,巡查记录是否真实完整等。
6.2.1 单位应建立并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这意味着单位需要自上而下地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都要清楚自己的消防职责。比如,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则需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责。
7.4.1 消防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并定期检测其性能。这一条强调了消防设施设备的重要性以及维护保养的必要性。单位应确保所有消防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能够随时发挥作用。具体来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关键设施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灵敏度和可靠性。
8.2.1 火灾应急预案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预案应当涵盖报警、疏散、初期火灾扑救等内容,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场所的特点。例如,高层建筑的火灾应急预案应特别关注疏散通道的畅通和电梯的使用规定,而商场则需考虑顾客的安全引导和商品保护措施。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1/T 2279-2024》不仅提出了消防安全评估的具体要求,还明确了各项工作的实施细节,有助于提升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