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乳腺癌临床研究数据集的结构、内容和要求,以支持乳腺癌相关临床研究的数据采集、共享与分析。本文件适用于开展乳腺癌临床研究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
Title:Clinical Research Dataset for Malignant Tumors - Part 2: Breast Canc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75.2-2024《恶性肿瘤临床研究数据集 第2部分:乳腺癌》是一项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乳腺癌相关临床研究的数据采集、存储和交换。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集结构
该标准规定了乳腺癌临床研究数据集的基本结构,包括数据元的定义、标识符、数据类型等。例如:
- 数据元名称:患者基本信息
- 数据元标识符:DB11_T_2275_2_001
- 数据类型:字符型
- 长度:50
这一部分明确了数据集的组织方式,确保各参与方能够统一理解数据字段的意义。
数据采集要求
标准中对数据采集提出了具体要求,如:
- 数据采集应遵循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
- 对于缺失值,需注明原因并记录在案。
- 所有数据采集过程均需留有审计追踪记录。
这些要求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数据交换格式
为促进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标准规定了数据交换格式。主要包括:
- 数据交换采用XML或JSON格式。
- 必须包含数据加密措施以保护隐私。
- 数据交换接口需支持多种编程语言调用。
通过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格式,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丢失和误解。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鉴于乳腺癌临床研究涉及大量敏感个人信息,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 数据传输过程中需使用SSL/TLS协议加密。
- 存储时应采取分级访问控制机制。
-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上述措施对于保障患者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以上是对DB11/T 2275.2-2024部分关键内容的解读。这项标准不仅为乳腺癌临床研究提供了技术指导,还促进了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