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中漏泄波导系统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设计原则、施工与验收规范及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漏泄波导技术进行车地无线通信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eakage Waveguid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rain and Ground in Urban Rail Transit
中国标准分类号:P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55-2024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漏泄波导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漏泄波导方式进行车地通信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总则
本条明确了标准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规定了车地通信系统应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扩展性的要求。特别强调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列车运行速度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确保无论列车处于静止还是高速移动状态,都能实现稳定的数据交换。
4.2 系统架构
该部分内容描述了整个车地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主要包括中心控制单元、车站接入设备、漏泄波导管路及其附属设施等。其中提到,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每个车站至少需要设置两套独立的接入设备,并且这些设备之间应当具备自动切换功能。此外,还要求在整个线路范围内形成环形网络连接模式,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4.3 漏泄波导管路设计
此章节重点在于指导如何合理规划与安装漏泄波导管路。首先提出根据实际运营需求确定覆盖范围时,需综合考量线路长度、站点间距等因素;其次对于弯道处或特殊地形条件下的布设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比如采用加强型材料增强抗拉伸性能等措施;另外还特别注意到了维护便利性,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预留了一定数量的检修孔位。
4.4 安全防护
安全始终是公共交通领域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本标准特别强调了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磁干扰现象发生,以免影响其他电子设备正常运转。同时指出所有金属部件均需可靠接地,并定期检测绝缘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此外,针对可能存在的雷击风险也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如增设避雷装置等。
4.5 测试验收
最后这一部分详细说明了项目完成后如何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功率密度测试、误码率测量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严格的检验程序可以确保最终交付使用的系统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并为日后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是对DB11/T 2255-2024中几个关键条款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有助于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