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的基本要求、组织与准备、实施过程、评估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中小学校进行地震应急演练的规划、执行和评估。
Title:Guidelines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Drill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44-2024地震应急演练指南》为中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其中关键内容包括:
在演练准备阶段,第5.1节明确要求学校需成立专门的演练工作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涵盖安全、教学等部门负责人。这有助于确保演练组织的权威性和协调性。
第5.2节强调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模拟情景等具体事项。特别是要根据学校的建筑结构和学生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疏散路线。
第5.3节指出要提前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培训,讲解地震应急知识和演练流程。培训应覆盖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使每个人都能熟悉应急程序。
在演练实施阶段,第6.1节要求按照预先设定的场景启动演练,确保各个环节衔接顺畅。演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第6.2节提到要记录演练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情况,如疏散时间、秩序状况等。这些资料将作为评估演练效果的重要依据。
演练结束后,第7.1节规定要及时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要向全体师生通报演练结果,增强防灾意识。
第7.2节还建议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地震应急演练,逐步提高全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应将此项工作纳入日常安全管理之中,形成常态化机制。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中小学校能够更有效地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