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中的用地分类标准,包括分类原则、分类体系及编码规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国土空间的调查、规划、用途管制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Land Us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or Territorial Space Investigation, Planning and Land Use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996-2024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分类标准》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国土空间管理的重要技术规范。该标准对国土空间的调查、规划和用途管制用地分类进行了系统规定,对于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优化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来看用地分类部分。标准将用地分为三大类: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建设用地又细分为城乡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镇村用地、采矿用地等;区域基础设施用地涵盖交通设施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其他建设用地则包括特殊用地等。
在农用地方面,标准将其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和其他农用地。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园地主要指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的土地,林地和草地分别用于林业和牧业生产,其他农用地包括设施农业用地等。
未利用地包含水域、滩涂沼泽、沙漠戈壁等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这部分用地虽然当前未被利用,但可能在未来具备开发价值或生态功能。
标准还对各类用地的调查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采用遥感影像解译与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调查成果需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并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在规划编制环节,标准强调要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统筹考虑各类用地需求。要按照“三区三线”的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确保各类用地布局合理。
用途管制方面,标准明确了不同用地类型的准入条件和管制措施。例如,对于新增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农用地转用需经过严格审批程序;未利用地的开发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此外,标准还提出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国土空间用途进行评估调整。对于违法违规占用土地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维护土地管理秩序。
总的来说,《DB11T 996-2024》为北京市国土空间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