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品质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结果表示。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苹果果实的品质评价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e Quality Evalu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833-2024《苹果品质评价技术规范》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苹果的品质评价工作。该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苹果的品质检测与分级,对于提升苹果产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标准的关键内容出发,挑选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苹果”的定义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等。这些术语的明确界定为后续的检测提供了统一的语言环境,避免了因理解差异导致的误差。例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指苹果汁液中可溶性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苹果的甜度,是衡量苹果品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检测项目与方法
标准规定了苹果品质评价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及卫生安全指标三大类。其中外观品质主要涉及果实形状、色泽、表面光洁度等方面;内在品质则侧重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化学成分;而卫生安全指标主要是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每项检测都有具体的操作规程,比如使用折射仪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时,需确保仪器校准准确,并在适宜温度下操作。
品质分级
依据上述检测结果,苹果被划分为不同等级。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特级苹果要求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标准,适合用于高端市场或礼品销售;一级苹果次之,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二级苹果则可能用于加工用途。这种分级体系有助于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定位,也有利于消费者选购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
标识与包装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标准还对苹果的标识提出了要求,包括产地、品种、收获日期、质量等级等内容应清晰标注于包装上。此外,合理的包装方式也是保证苹果品质的重要环节,应选择透气性良好且能有效防止机械损伤的材料。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苹果品质评价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注重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于推动陕西乃至全国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