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地上作物秸秆覆盖及播前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黑土地区域内采用秸秆覆盖技术进行农作物种植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rop Straw Covering and Pre-sowing Treatment on Black Soil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604—2024黑土地作物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内蒙古自治区黑土地上作物秸秆的覆盖及播前处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关于秸秆覆盖方式的选择
标准指出,在选择秸秆覆盖方式时应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等因素。例如,对于干旱地区,推荐采用全幅覆盖法以减少水分蒸发;而在湿润地区,则可以适当增加行间覆盖的比例来改善通气性。此外,还特别强调了不同作物对覆盖厚度的要求,如玉米一般需要保持在10-15厘米之间,而大豆则建议控制在8-12厘米范围内。
播前处理的技术要求
关于播前处理部分,标准明确了几个核心环节:首先是清理田面,确保没有残留物影响播种质量;其次是施基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配比氮磷钾等养分;最后是整地作畦,这一步骤直接影响到后续出苗率和长势。其中提到,当采用机械作业时,行距设定要与所选用的播种机具相匹配,并且深度需均匀一致。
覆盖材料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覆盖效果,本标准还对秸秆来源及其物理特性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用于覆盖的稻草或麦秸必须干燥无霉变,长度不超过30厘米为宜。同时,还鼓励使用经过粉碎处理后的物料,这样不仅便于铺设还能加快分解速度。另外,对于某些特殊用途场合(如防风固沙),允许掺入适量其他有机废弃物作为补充。
环境保护措施
鉴于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规程》也纳入了相关环保考量。它提倡尽量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量,并倡导建立完善的回收机制,防止因不当处置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建议定期监测覆盖层下土壤湿度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通过以上几点解读可以看出,《DB15/T 3604—2024》不仅涵盖了从准备到实施再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而且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有助于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