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土地秸秆还田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黑土地区域内的秸秆还田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aw Returning to Black Soil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605—2024黑土地秸秆还田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制定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黑土地上的玉米、大豆等作物秸秆还田作业。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作物种类限制,确保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
- 黑土地:是指内蒙古自治区内具有深厚腐殖质层、肥沃土壤质地且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自然土壤类型。
- 秸秆还田:指将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穗轴等残体通过机械或生物方法处理后直接归还到农田的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秸秆还田的核心概念及其操作方式。
3. 基本要求:
- 秸秆还田前应进行充分准备,包括清除田间障碍物、平整土地等。
- 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还田时间,一般以秋季为主,结合春季播种前完成。
4. 技术要点:
- 粉碎处理:使用专业机械设备将秸秆粉碎至一定长度(通常不超过10厘米),以利于后续翻埋或覆盖。
- 翻埋深度:秸秆应均匀分布于耕作层内,翻埋深度控制在15-20厘米之间,避免表层裸露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 肥料搭配:秸秆还田时需配合施用适量氮肥,促进微生物分解,防止因碳氮比失衡导致作物缺素现象发生。
5. 质量控制:
- 每次作业结束后应对田块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秸秆分布均匀、无堆积现象。
- 定期监测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情况,如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6. 环境保护:
-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比如控制扬尘、防止污染水源等。
- 推广使用环保型机械装备和技术手段,降低能耗与排放水平。
以上内容概括了《DB15/T 3605—2024黑土地秸秆还田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的规定和指导原则,对于促进内蒙古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