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中后期一喷多效飞防作业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操作规范、安全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和生长调节的一喷多效飞防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rn Mid-late Stage Integrated Spray UAV Pest Control Op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中后期一喷多效飞防作业技术规程》(DB13/T 5982-2024)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玉米中后期的无人机飞防作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作业准备环节,该标准明确要求“作业前应对飞防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这包括检查无人机的电池电量、喷洒系统是否通畅以及药液配比是否准确等。例如,第5.1.2条指出,“每次飞行前应确保无人机螺旋桨完好无损,电机运转正常”,这是为了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作业中断或发生意外事故。
其次,在施药参数设置方面,标准强调了“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合理调整喷幅和雾滴大小”。具体而言,第6.2.1条规定,“当玉米处于灌浆期时,建议喷幅设置为7-8米,雾滴直径控制在150-200微米之间。”这一规定基于不同生长阶段玉米冠层结构的变化,以提高药液附着率和渗透性,从而增强防治效果。
再者,关于安全操作规范,标准特别提到“作业期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依据第7.1.3条,“飞手需保持与地面工作人员通讯畅通,并随时监控天气变化情况。”此举旨在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同时避免因突发天气状况引发的安全隐患。
最后,在作业后的处理措施上,标准还提出了“及时清洗设备并妥善处置剩余药剂”的要求。按照第8.1.1条所述,“所有接触过农药的工具均须用清水彻底冲洗三次以上”,并且“剩余药剂必须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免受污染,也减少了职业病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玉米中后期一喷多效飞防作业技术规程》通过细化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指标,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规定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而且有助于推动现代农业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