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武汉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技术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武汉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交通工程及相关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ad Traffic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40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1/T 702-2024 道路交通工程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武汉市道路交通工程的技术性文件,旨在提升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关于信号灯设置
规范明确指出,主干道与次干道交叉口应采用多相位信号灯控制方案。具体要求为:每个方向至少设置三个相位,以确保不同流向车辆的有序通行。例如,在一个十字路口,南北向直行、左转和右转需分别分配独立的信号周期。此外,对于行人过街时间的计算,应基于步行速度1.2米/秒的标准,并考虑高峰期的实际人流密度。
二、关于非机动车道设计
文件强调,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得小于2.5米,且应与其他车道保持物理隔离。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降低事故率。特别是在商业区或学校周边路段,建议增设专用的自行车停车区域,以便于市民短暂停留使用共享单车等交通工具。
三、关于公交专用道管理
针对公交专用道的使用规定,本规范提出了严格的时间段限制。通常情况下,公交专用道仅允许公交车、校车以及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通行,其余时段则开放给社会车辆使用。但是,在早晚高峰期间(如7:00-9:00及17:00-19:00),即使设置了公交优先标志,也禁止任何非公交车占用该车道行驶。
四、关于交通安全设施配置
为了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规范要求所有主干道沿线必须安装反光标线,并定期检查维护其有效性。同时,对于学校附近的人行横道线,除了常规的减速带外,还需额外加装闪光警示装置。另外,对于桥梁两端或者隧道入口处,应当配备防眩设施,防止强光干扰驾驶员视线。
五、关于智慧交通系统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DB4201/T 702-2024》还特别关注了智能交通系统的部署。例如,要求主要路口安装高清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路况信息,并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拥堵趋势。此外,鼓励推广电子收费系统ETC的应用,减少收费站排队等候现象,从而优化整体路网运行状况。
综上所述,《DB4201/T 702-2024》从多个维度对道路交通工程技术进行了全面规范,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这对于构建安全高效的都市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