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肛漏的中医诊断、辨证论治、治疗方法及预防调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对肛漏的诊断与治疗。
Title:Guidelin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nal Fistula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CM 1554-2023肛漏中医诊疗指南》中关于“挂线疗法”的应用方法解读
在《TCACM 1554-2023肛漏中医诊疗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对于挂线疗法的应用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新版指南明确提出挂线疗法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漏、低位复杂性肛漏以及部分高位肛漏患者,且强调了操作过程中需结合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发展情况。
挂线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挂线逐渐切割瘘管组织,既能保持瘘管通畅,又能避免因一次性切断导致的大出血或感染风险。新版指南特别指出,在实施挂线疗法前,应充分评估瘘管的位置、深度及分支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挂线材料(如丝线、橡皮筋等)。此外,还要求术者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确保操作过程中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例如,在处理低位复杂性肛漏时,新版指南建议采用多点挂线法,即在多个关键部位同时挂线,以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并减少复发率。同时,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包括定期换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合理饮食调理等措施,均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并提高治疗成功率。
总之,《TCACM 1554-2023肛漏中医诊疗指南》对挂线疗法的规范化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提升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为广大肛肠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