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梅有机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与苗木繁育、建园、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新梅的有机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Cultivation of New Plum i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40T 044-2024 新梅有机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新梅有机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土壤管理
标准要求种植地需远离工业污染源,土壤应符合GB 15618规定的二级以上环境质量标准。这表明新梅种植区必须确保无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超标。同时,提倡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比如农家肥或绿肥,以提升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
2. 种苗选择与处理
种苗需来源于获得认证的有机种苗繁育基地,并且要经过严格的检疫程序。在定植前,种苗需用清水浸泡12小时并晾干,目的是提高成活率。此外,还建议采用嫁接技术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特别是针对常见的褐腐病和炭疽病。
3. 病虫害综合防治
标准强调优先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人工捕捉等方式控制病虫害。化学药剂仅作为最后手段,并且必须选用经批准的生物源农药。例如,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来捕食蚜虫,或者喷洒苦参碱溶液抑制真菌感染。
4. 果实采收与储存
果实成熟度达到可采收标准时应及时采摘,避免过熟导致品质下降。采摘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储藏温度保持在0至2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这样既能延长保鲜期又能保证风味不流失。
这些条款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栽培体系,旨在从源头上保障新梅产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