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的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和记录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规模化猪场中哺乳仔猪的养殖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agement of Suckling Piglets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557-2024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管理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哺乳仔猪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从几个关键点进行解读。
首先,在仔猪出生后的护理环节,标准明确要求仔猪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鼻黏液并擦干身体,确保呼吸顺畅。同时要对仔猪进行早期固定乳头训练,通常在出生后6小时内完成,以保证每头仔猪都能吃到初乳。这一步骤对于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其成活率和健康水平。
其次,关于保温措施,标准指出哺乳舍的温度应保持在28℃至32℃之间,且需根据仔猪的日龄逐步调整温度。具体而言,仔猪出生后前3天应维持在32℃左右,之后每周降低2℃直至降至28℃。此外还强调要定期检查保温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并做好防风保暖措施,避免温差过大导致仔猪受凉。
再者,在饲料供给方面,标准建议从仔猪7日龄起开始提供教槽料,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引导采食。教槽料的选择上应注重营养均衡,富含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成分。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供应,可设置专用饮水器或浅盘式饮水槽方便仔猪饮用。
另外,关于卫生防疫管理,标准提出了严格的消毒程序。要求每天清扫产床周围的粪便污物,并定期对产房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母猪转群时应对空栏彻底清洗消毒后再引入下一胎次生产。同时要做好疫苗接种计划,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母猪和仔猪注射相关疫苗,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最后,还特别强调了人员操作规范。所有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干净的工作服鞋帽,并经过严格的手部清洗消毒。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产房区域,减少外界病原微生物传播风险。同时要求饲养员熟悉各项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日常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以上就是对《DB15/T 3557-2024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管理技术规范》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